“十二五”期间,云南省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创新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成果,成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典 型模式之一。
“十三五”时期,云南省委、省政府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列为8大重点产业之一,这必将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今天(1月25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发 展 目 标
到2020年, 10大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8100亿元,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10000亿元以上。全省农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其中10大重点产业的 农业增加值达2200亿元,农业增加值由全国第14位上升到第13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直接来自10大重点产业的收入达5000元左右。
———建成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县
到2020年,建成80个现代农业产业重点县,其中,蔬菜、花卉、茶叶、水果、中药材、咖啡等产业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3000万亩(含复种),核桃种植 面积稳定在4200万亩,生猪、肉牛、肉羊产业重点县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52%、35%、45%。
———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
到2020年,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农业小巨人暠100户,“农业小巨人暠销售收入年均增幅15%以上;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万个,家庭农场 2万个。
———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
到2020年,建成10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3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达到0.72:1。
———培育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
到 2020 年,“云系”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拥有著名商标100个以上,云南名牌农产品总数超过1000个, “三品一标”产品数量 达2500个。
———发展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建成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乡村旅游示范村、产业扶贫示范村。
十 大 重 点 产 业
1生猪产业
到2020年,全省生猪产业农业总产值达98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490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达1820元。带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300亿元以上,其中 ,一产产值达975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97亿元、三产产值达228亿元。农民来自产业的年人均综合收入达2430元。生猪存栏达5000万头,出栏达7350万头,猪肉产量达680万吨,分别比2015年增长5.2%、6.8%、18.8%。生猪存栏、出栏、猪肉产量在全国排位由2015年的第5位、第9位、第6位 上升至第4位、第7位、第5位。
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99.8% ,畜产品中“瘦肉精”抽检合格率保持100%。加工企业猪肉系列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的要求。推进以规模化、产业化 为重点的生猪养殖模式。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达52%以上,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达35%以上。合理布局产业,推进种 养结合、粪污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有机肥等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措施,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2牛羊产业
到2020年,主要牛羊产品产能和质量水平稳定提高,市场供应基本保障;生产技术水平稳步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推进,生产效率、非粮饲料资源 利用率和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初步构建现代牛羊产业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全省牛羊产业农业总产值达51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 210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达1240元。带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其中,一产产值达495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95亿元、三产产值 达310亿元。农民来自产业的年人均综合收入达1500元。出栏肉牛620万头以上,出栏肉羊1310万只以上,牛羊肉产量100万吨以上,奶类产量80万吨 以上。牛羊肉、奶类加工能力分别达30万吨、100万吨以上。肉牛平均胴体重达140公斤,比2015年提高5公斤;肉羊平均胴体重达20公斤,比2015年 提高2公斤;泌乳牛平均单产达6吨,比2015年提高1吨。肉牛、奶 牛、肉羊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25%、50%、45% ,分别比2015年提高8、10 、13 个百分点。骨干龙头企业达50户以上,比2015年增加25户。肉牛存栏居全国第3位、出栏居全国第5位、肉产量居全国第8位,肉羊存栏居全国第9位 、出栏和肉产量居全国第8位,奶类产量居全国第12位。
3蔬菜产业
以促进农民增收、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加快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以时令蔬菜外销为重点,着力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完善市场和冷链物流设施,发展多元化精深加工产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强化“云菜”品牌创建,巩固拓 展国际国内市场,把我省建设成为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和“西菜东运”。
4中药材产业
到2020年,产业稳步发展,生产科技水平大幅提升,产业龙头企业和品牌带动力显著增强,现代生产流通体系初步建成,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濒危 中药材得到有效保护,中药材产销信息渠道畅通,建成全国中药材种植养殖重要基地。全省中药材产业农业总产值达350亿元以上,农业增加值达200 亿元以上,带动从业农民人均增收达3400元以上。带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9%,其中,一产产值达350亿元,年均增长8%;农产 品加工产值达350亿元,年均增长10%;三产产值达500亿元,年均增长10%。从业农民来自产业的年人均综合收入达3900元。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左右;建成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200个以上、省级中药材规范化种养殖示范基地300个以上;中药生产企业使用产地确定的中药材原料比 例达50%以上。
5茶叶产业
到2020年,全省茶叶产业农业总产值达19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130亿元,带动茶农人均增收达1400元。努力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000亿元,其中 ,一产产值达19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380亿元、三产产值达430亿元。茶农来自茶产业的人均综合收入达4000元。种植面积稳定在630万亩左右 ,其中,高优生态茶园面积达300万亩,有机茶园面积达70万亩,茶叶产量达38万吨。茶叶精深加工比重提高到80%以上,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00户,打 造150个茶叶示范园(区),各类茶叶企业综合实力增强,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品牌带动力明显提高,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基本构成,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茶叶生产、加工、贸易和文化中心。
6花卉产业
到2020年,全省花卉产业农业总产值达52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340亿元,带动从业农民人均增收达27000元。带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 ,其中,一产产值达52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200亿元以上、三产产值达280亿元。从业农民来自产业的年人均综合收入达38000元。花卉总面积 150万亩,鲜切花产量达150亿支,花卉产品外销比例达90% ,花卉出口达2.6亿美元。科研、生产、服务行业带动产业全面推进,使我省成为亚洲花卉 生产、交易和信息中心,并成为世界花卉重要产销地。
7核桃产业
到2020年,全省核桃基地面积稳定在4200万亩,投产面积达3000万亩,核桃干果总产量达173万吨,核桃仁产量达35万吨,核桃油产量达6万吨,核桃乳产量达25万吨;农业总产值达654亿元,农业增加值达110亿元,带动从业农户人均增收达3000元。建成产值30亿元以上核桃产业重点县5个以上,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5户,龙头企业总数达109户,产值 1亿—5亿元龙头企业达30户, 5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10户,核桃产业综合产值达654亿元。
8水果产业
到2020年,全省水果产业农业总产值达22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150亿元,带动从业农民人均增收达1300元。带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420亿元以上,其 中,一产产值达22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80亿元、三产产值达120亿元。从业农民来自产业的年人均综合收入达2200元。全省水果种植面积达 750万亩,产量达900万吨。生产大县水果种植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以上,水果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80%以上,出口量和出口额占全省的90%以上。 果品全部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绿色及有机食品认证达20% ,优质果率达80%以上,产品商品化处理率达60% ,精深加工率达20%以上。实现水果产业 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并重的精品果业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更加合理,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产能大幅度提高,质量安全得到保证,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9咖啡产业
到2020年,全省咖啡产业农业总产值达55亿元,农业增加值达35亿元,带动从业农民人均增收达3800元。带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318亿元以上,其中 ,一产产值达54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89亿元、三产产值达175亿元。从业农民来自产业的年人均综合收入达4200元。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左 右,年产咖啡生豆达20万吨,精品咖啡比重由5% 左右提升到8%以上,精深加工比重提高到30%以上;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0户,标准化生产示范园达 20个,高标准的初加工厂达50个。打响“云咖”品牌,力争把云南省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优质咖啡原料基地,我国最大的咖啡加工中心和亚洲咖啡交易中心。
10食用菌产业
到2020年,力争全省食用菌产业农业总产值达12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70亿元以上,带动从业农民人均增收达2000元。带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00 亿元以上,其中,一产产值达12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60亿元、三产产值达20亿元。从业农民来自产业的年人均综合收入达2000元。全省食用菌 产量达到72万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
保 障 措 施
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云南省委、省政府成立以省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农业厅、省委农办、省发展改革委等26个部门有关领导为成员的产业推进组。在产业推进组的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协调配合,统筹推进规划实施。产业推进组下设办公室在省农业厅,负责日常事务。产业推进组建立会议、协调、决策咨询、通报、督查、考核等制度,制定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各州、市和重点县要建立重点产业推进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细化推进措施,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编辑/王 素
云视新闻
河源工地冲洗设备产地
新闻:宁夏钢卷厂200吨电子汽车衡
减速机-硬齿面减速机-汉弗瑞(推荐商家)
轻钢龙骨别墅价格表
高铁酸钾作用及效果
《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北京HP电脑回收推荐哪家,交换机回收
橡胶油
凸轮分割器工作原理-分割器传动特点
硅胶灯罩 音响灯罩
1220大口径螺旋钢管生产厂家
美国二手纺织加工设备海运进口报关清关,费用和流程
耐磨不沾料图纸价格自降尘滑板聚乙烯板
空姐的年龄限制 空姐是不是吃青春饭的 看完这个你就知道了
绿色防尘用盖土网厂家
任正非回应特朗普G20峰会表态,称愿意继续从美企处购买产品
热销鸡鸭副产品加工 180针盐水注射机 诸城良才机械
第一季度 iPhone 在中国出货量暴跌 30%
番禺区女士职业装定做,女士连体职业 定做,上门量体量身职业装
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