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马里才女讲述“中非梦 我的梦”


视频加载中...<script src=/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和丹火了!
国庆前夕,在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网信办等主办的“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主题宣讲竞赛中,浙师大非洲研究院青年教师和丹以一段6分钟的精彩宣讲——“中非梦,我的梦”获得二等奖。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来自索马里的和丹,是当天参加竞赛的14名选手中唯一一位外国人。身披长袍、头戴头巾,一身传统的阿拉伯服饰与一口流利的汉语,和丹一开口就让人眼前一亮。
“从小,我就怀揣着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从2006年至今,我在中国已经学习、工作了11个年头。我最喜欢习总书记的一句话,是习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的呼吁:‘我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这句话让我倍受鼓舞,11年间,中国发展迅速,影响力日益提高。中国正以她的开放和包容,让我的梦想成真,更让我体会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情怀和格局。”
和丹出生于沙特阿拉伯,是索马里众多海外移民当中的一员,今年32岁。竞赛中,她从自己小时候的梦开始谈起,深情讲述了自己如何来到中国,并一步步在中国实现自己梦想的亲身经历,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用我的知识和经验搭起桥梁,让非洲国家了解中国发展背后的多维度故事,也让中国更好地认识非洲悠远的人文历史、优美的风土人情,感受非洲54个国家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 ”
今天一早, 记者在约好的时间见到和丹时,她开着一辆白色suv,刚从住处赶来,车子在上班、上学的人流中左躲右闪,开得非常霸气。记者夸她车技不错,她扑闪着一双大眼睛,聪慧明亮,宛尔一笑:“还好啦!”
在浙师大非洲学院门口,看到学生姚娇娇,和丹大老远用中文打招呼问好。
“朋友圈都在转你比赛的照片,你成明星了。”姚娇娇是浙师大在读研究生,杭州人,跟着和丹学阿拉伯语。她说,和丹老师多才多艺,通晓索马里语、阿拉伯语、汉语、英语,工作认真,性格开朗,学生们都很喜欢她。
和丹是阿拉伯语hodan的谐音,中文字是她自己选的,“和”是和善、和谐、和平,“丹”是一片丹心,“我对祖国索马里一片丹心,对第二祖国中国也是一片丹心。我心中的每个人都那么和善,眼里的中国是那么和谐,理想中的世界是那么和平。”
跟着叔叔来到中国
“从小,我就怀揣着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高中毕业后,我想要出国留学;22岁一定要大学毕业,25岁一定要手持硕士学位,而28岁的我一定会是个博士。然而我的家庭条件并不好,父亲去世后,我们一家三口靠着母亲一个人日以继夜地工作来维持生活。当时,我的许多朋友劝我放弃我这些梦想,但是中国有句话说: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丹说,这辈子,她最感激一个人——叔叔,高中毕业后,她跟着叔叔来到东方的神秘国度——中国,并最终在中国实现了学业梦,成为家族中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女孩。
和丹的亲戚大多在欧美国家学业、创业,上世纪80年代,和丹的叔叔“一反常态”来到中国学习,学成留在中国创业。
“叔叔每次回来,都会说中国怎么怎么好。当时我还在读初中,我很好奇:能够吸引叔叔待这么久的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和丹说,叔叔先后待在北京、上海。 2000年,叔叔到义乌创业时,义乌小商品发展才刚起步。叔叔告诉她自己对中国的积极印象,“潜力大,有未来”。
2005年9月,和丹在扬州大学学了一年中文后,于2006年9月来到浙师大攻读工商管理专业;本硕连读毕业后,2011年9月,和丹来到浙江大学攻读传播学,2016年9月入职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任教至今。
非常庆幸来到中国
“这里的一切深深吸引了我,让我非常珍惜在这儿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乐此不疲地学习,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非常庆幸自己来到中国。” 和丹说,在中国,她不仅实现了小时候惦记的学业梦,也实现了真正的人生梦。“中国已变成我的第二故乡。对我来说,非洲,是一个历史悠久广袤辽阔的大地,她是自然生物的天堂,也是幸福安康的家园。中国,同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然美景绚烂多彩。对中国的感情,对非洲的展望让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人生梦:那就是用我的知识和经验搭起中非文化交流的桥梁,让非洲国家了解中国发展背后的多维度故事,也让中国更好地认识非洲悠久的人文历史、优美的风土人情,感受非洲54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
正是这持续十年之久的“中非梦”,2016年6月在获得浙江大学博士学位后和丹毅然选择加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这所致力于培养中国“非洲通”、非洲“中国通”的高等学府。
和丹喜欢学习,喜欢观察,拥有一颗好奇心。早在写非洲电影博士论文的时候,她在对长期居住中国的非洲人士访谈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对中国制度印象深刻,“很神奇,治理有一套”。她产生了研究的兴趣:为什么中国治理有一套为什么中国在世界的美誉度越来越高她从新华书店买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摆脱贫困》等书籍,潜心研读。
“习总书记的语言特别有意思,通俗易懂,耐人寻味。”和丹说,自己读过不少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给非洲政治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特别是《摆脱贫困》,书中如何摆脱贫困的案例经验,可复制,对非洲国家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记者看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摆脱贫困》等书上,精彩的句子,和丹都划了线,有触动的地方,还在旁边做了备注。如此反复阅读,难怪在“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主题宣讲竞赛中运用自如了……
和闺蜜在一起
最好的闺蜜在中国
和丹是比赛“老司机”,她是2007年浙江广电集团“未来主打星”主持人比赛前30强选手,2010年cctv“汉语桥”大赛银奖得主。她透露,别看这次竞赛时自己看上去沉稳得很,其实很紧张,“腿都在抖”。比赛前忙得昏天黑地,1000多字的演讲稿是在比赛前一天突击背出来的。“如果准备充分一些,演讲稿话不要太大,能再写得具体、生动一些,也许成绩会更好”。
和丹感慨,中国是世界的舞台,自己在中国11年,亲眼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奇迹。“我从来没有想到,在中国的求学经历会接触世界不同文化, 遇到这么多国家的同学,这在非洲或其他国家是很难想象的。”
美国、英国、奥地利、瑞士、墨西哥、印度、埃及、赞比牙……和丹一口气报出二三十个国家,她说,自己的同班同学遍布五六十个国家,这么多国家这么多文化在中国碰撞、交融,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和丹最好的闺蜜在中国,一位在杭州,一位在义乌,都是浙师大读书时认识的。“距离不是问题,现在交通非常方便,我们经常见面,一般不超过一个星期。我还是义乌闺蜜四岁女儿的干妈呢。”
和闺蜜在一起
在中国待久了,和丹回到国内反而不适应了。“本来谈得来的高中同学,突然聊不上几句了。”中国的开放、包容,让深在其中、接触世界各国文化冲击的和丹,思考问题有了特别不同的眼光。和丹打趣道:“我回不过去了,只能在中国一直待下去了。”
和丹喜欢和不同的人打交道,2006-2009年,她在金师附小的兼职经历,让她现在走在金华街头,遇到曾经的家长、学生,他们仍会亲热地拉着她的手说个没完,这种感觉让她很享受,感觉就像一家人。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有一天,我会在中国的高校里当一名教师,更没想到有一天,我能用汉语给学生讲解专业知识。”眼下,和丹的“中非梦,我的梦”越来越清晰:架起中非文化交流的桥梁,当一名好教师,引领更多的人读懂中国,读懂非洲,读懂世界。

柠檬工坊品牌优势突出 加盟开店扶持多
厂家供应鸡粪固液分离机 恒力固液分离机生产品质厂家厂家
浏阳野生青蛙养殖|野生青蛙养殖方法、广利兴源传授赚钱之道!
供应SP-R-50日本ACT压力开关
热泵食用菌烘干机 香菇烘干房价格
索马里才女讲述“中非梦 我的梦”
养猪经验--再谈霉菌毒素对养猪的危害!
塑料造粒机 塑料造粒机厂家 废旧编织袋造粒机
铝合金导航设备机械配件CNC加工 五金零件数控铣床加工
维尔特硅橡胶电缆 专业生高压线电
灵寿县彩砂厂供应人工彩砂 图
巨化 R22制冷剂 厂家正品假一罚十
pvc阳角条,护角条,阳角线
乌兰浩特市声测管
大型双人坐拉生产厂家欢迎咨询
石笼网 格宾网 优质石笼网
汽车地台-汽车地台板-木地台供应
前有非瘟猪肉减产,后有"幺蛾子"夺粮!猪价行情或将涨到15元/斤?(2)
初中毕业创业干什么好?可以试试这三个创业途径
卡曼KM-50J-50自动进料秸秆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