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致敬奋斗者丨林卫忠:冲锋陷阵在扶贫路上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林琳
穗公工宣丨张毅涛 陈玉敏
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巡警大队三级警长林卫忠
是战士,就要冲锋陷阵,跑在前头;是党员,就要当先锋,走在前列。林卫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去发奋工作兑现承诺的。
林卫忠,现任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巡警大队三级警长。9年前(2010年),他赴粤东贫困山区丰顺县参加“双到”扶贫工作,6年后,他又主动请缨转战粤北高寒山区阳山县“精准扶贫”3年。近10年光阴,林卫忠勇当“精准扶贫”马前卒,两度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扶贫干部”。近日,林卫忠被评为2019年“广州市劳动模范”。
三步走 稳推进
2010年,林卫忠被黄埔区首批选派到革命老区丰顺县贫困山村——汤坑镇后安村驻村扶贫。后安村全村900多户、4300多人,有贫困户183户、634人,村集体年收入7000元,是全县7个省级贫困村之一。
到村后,林卫忠采取“三步走”的办法:摸清底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夯实基础;稳步提高,共同富裕。白天,他顶烈日、冒风雨,深入田头地角和鱼塘边,详细了解种养和收入情况;晚上,他入户探望,一家一户体察实情,了解村民的日常吃住,掌握贫困原因,共商脱贫致富。
林卫忠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作物种养情况。
在掌握实情基础上,林卫忠通过规划到户、落实到户,稳步推进扶贫“双到”工作。通过引入加工企业,带动村民发展手工业;通过与知名公司合作,利用该企业杏鲍菇、金针菇废料生产生物有机肥,将有机肥用于发展特色种植项目,打造绿色环保品牌,使养殖业、种植业规模化发展。2012年,后安村的黑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产值60万元,纯利润6万多元,村域经济后劲喜人。
2013年2月,林卫忠离开广州到丰顺扶贫已整整3年,圆满完成了任务。然而,一封20名参加过林卫忠举办的“电商知识”培训的村民写的联名请求信,让他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很快,他毅然作出一个决定:主动申请再干3年。
思路决定出路,实干决定效果。经过林卫忠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企业对“电商扶贫”给予大力支持,组建电商平台的工作方案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平台自2015年成立,仅一年全县就有83样农副产品实现上网销售,12个帮扶村合作社实现全面对接,上架扶贫产品6个,在线上实现销售产品1500多单、线下实体店销售1000多单,电商平台营业额60多万元,带动学员和各合作社销售额达300万元。他组织的电商创业培训班9期,培训学员400多人,大部分学员实现网店及微店自主创业,部分学员到电商企业就业,收入也明显增加。这种电商扶贫模式把“互联网+”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
强产业 重带动
2016年5月,林卫忠第三次请缨参加扶贫。这一回,他来到阳山县七拱镇隔坑村。
盘活资源,是林卫忠到隔坑村后展开“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步。
七拱镇是传统的稻米之乡,米虽好却走不出大山。林卫忠一边发动乡贤、党员带头,利用自然村塘边村200亩水田打造水稻种植基地,于2016年8月正式成立隔坑村塘边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重点发展“米香粘”优质水稻种植产业;一边琢磨如何把这好米推荐出去。
林卫忠请来阳山县史志办的专家帮助挖掘隔坑村的历史,意外发现上世纪60年代,隔坑村曾是阳山率先推广矮秆水稻的地方,制种试验取得成功后在全县推广,声名远播。
林卫忠察看村里莲藕生长情况。
“有过这么精彩的历史,何不为今所用?”林卫忠如获至宝,决心让历史为今天的隔坑米品牌代言。周末回广州,林卫忠基本上从早到晚都在跑农贸市场,令人沮丧的是隔坑人眼中的好米在广州市场却吃了闭门羹,市场跑遍了,得到的回答几乎一样:增城等地的米名气大,大家买惯吃惯,为什么要冒风险更换产地和品牌呢?
一个陌生的品牌想挤入市场并非易事。经过调研分析,林卫忠认识到,真正理解、认同隔坑米的历史和优势的就是阳山人,阳山人出来打工历来就主要集中在佛山。于是林卫忠找到佛山市场,果然找到了一家销售公司愿意合作,由此打开了一个市场缺口。
发展区域经济,是林卫忠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二步。
2016年9月,林卫忠帮助成立了隔坑村第二个扶贫专业合作社——木棉种养专业合作社,利用自然村木棉村的150亩蔬菜种植基地,重点发展莲藕、蔬菜种植产业。合作社还请专家来培训,聘请职业种菜人负责技术管理。
驻村两年多来,林卫忠带领隔坑村成立了两个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个经联社(与七拱镇各村联合成立的大米种植经济合作社),还成立了两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重点发展阳山鸡、梅花猪、山羊养殖。2017年光“七拱农家大米”就销售20多万斤,实现营收60多万元。
林卫忠很少回广州和过问家里的事,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为了让家人了解他的情况并支持他工作,他曾把妻儿接到村里,亲身体验和感受贫困山区村民的艰苦生活,使母子在震撼和深受教育的同时,也明白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警察舍小家献大爱的工作意义。
通过健全、落实村“两委”各项制度和学习教育,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带领村民“奔康”的能力明显提高。村党支部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帮扶村党总支书记陈燕红被选举为广东省人大代表。
林卫忠(右)和村民一起研究农作物种植。
拓思路 谋创新
山区农产品虽然“纯绿色、无污染”,但普遍存在销售困难的问题。林卫忠也尝试过通过广泛发动同事朋友圈进行推销,或拿到广州商店进行摆卖等,但效果不佳。农产品不断出现销售难的问题,极大地打击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影响群众的稳定脱贫之路。
林卫忠注意到,光靠一个贫困村无法实现长期、稳定提供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光靠一个驻村干部、一个单位也无法确保长期稳定销售贫困村的农产品。为打破这一难题,林卫忠提出,贫困村首先要对农业产业进行规划、有序发展;其次,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展示、营销平台。
为了搭建平台,他积极争取黄埔区各级领导重视,支持在黄埔区内推广销售阳山名、特、优农产品,在阳山县成立“推广销售阳山县名、特、优农产品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同时积极引进黄埔区两家企业参与投资经营。
2017年9月,阳山县“消费扶贫直通车”平台应运而生,以“消费也是扶贫,消费也能扶贫”为理念,在阳山打造农产品体验展示店、驻村工作队之家、“四大经营主体”之家、青年创业培训基地、产业孵化基地并开通消费扶贫直通车;在黄埔区打造农产品体验中心、分拣中心、下班菜篮子、批发档。
截至2018年5月,“消费扶贫直通车”平台与阳山100家农业合作社、专业种植养殖大户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农户(贫困户)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整合资金帮助扩大生产规模,与黄埔区相关配送公司、机关单位、销售协会等部门联系对接推广销售,为农产品通过“直通车”走出阳山直达广州市场,建立稳定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从而促进阳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平台建立至今,实现营收1200多万元,带动552户农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其中为参与产业234名贫困户人口均增收3500元。
“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地方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对隔坑村的未来,林卫忠充满期待。
统筹丨曹建民
编辑丨莫群 林琳
校对丨杨明珠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地下污水管道3PE防腐钢管 厂家新动力
合肥配电柜-合肥铭发-新型配电柜
我乐全屋定制加盟优势有哪些?
甘肃最有实力的电影院装修公司是哪家?认准垄钊影院
沙浴加盟 沙灸加盟公司
壮丽70年,致敬奋斗者丨林卫忠:冲锋陷阵在扶贫路上
2019开乖萌萌童装店怎么样 经营模式有哪些
5年从0到全球超1/3份额,他们凭什么成为水面漂浮电站全球领跑者?
安徽屠宰污水处理设备供应商宏利圣得价格超实惠
全铝家具找哪家批发更让人放心?
南宁抗震盆式橡胶支座现货_GPZ桥梁盆式支座价格【瑞和】
欧雅顿有机香薰护肤品加盟总部支持多吗
品味私享轻松俘获消费者需求,赢得更好的发展!
杰森英语拥有丰富建校经验,投资有保障
海棠果切片机怎么样
河南烘培西点加盟|烘培加盟培训排行
记忆王人工智能英语怎么样?
传统的快餐怎能在市场上立足,犟大骨中式快餐更有人气!
百变泥匠大品牌 给你创业好商机
化工取样阀 柱塞式取样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