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下旬花生蛴螬大量危害花生果荚,做好这几点很受益,你试试

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巴西和秘鲁。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早期的航海家把花生荚果从南美洲带到西班牙,把它作为珍奇的食品。由于花生的优良食用价值,美名不胫而走,迅速传遍欧洲,约于十六世纪传入中国,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种植花生最多的国家之一,种植面积达2700多万亩。我国的花生行销国外,在国际市场上素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坚果”。
那么,花生是怎么得名的呢?
据1503年《常熟县志》记载:“三月栽,引蔓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而生子土中,故名。”
花生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种植起来也比较容易,然后在种植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病虫害,严重威胁花生的品质和产量,这是一种困扰种植户的一道难题。特别是在高温多雨的夏季,花生蛴螬的为害就变得更加严重,造成花生产量低、品质差,给农民造成严重的损失。
蛴螬是花生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虫害,不仅会使植株根茎被咬断,还会使荚果腐烂,造成花生严重的减产。那么到底什么样是花生蛴螬的为害状,有什么发生原因和发生规律,该如何科学有效的防治?
今天,我们就从花生蛴螬的形态特征、为害症状、发生原因、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花生蛴螬的形态特征
蛴螬是金龟子幼虫的统称,又称大头虫、老母虫、白地蚕、白土蚕。体乳白色,体壁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有胸足三对,遇惊扰假死为“c”字型。
二、花生蛴螬的为害症状
蛴螬在苗期取食种仁,根茎常被平截咬断,造成缺苗断垄。生长期至荚果期受害,取食果针、幼果、种仁,果柄被咬断、幼果被咬伤或姓入取食果仁,危害严重时,将嫩果全部吃光,仅留果柄。有的咬断果柄,使荚果发芽、腐烂;有的吃空果仁形成“泥罐”;有的剥食主根使植株死亡;有的将花生莲叶或寄主树叶食光。受害花生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甚至绝产。
三、影响花生蛴螬发生的因素
1. 土质因素
蛴螬喜在保水力较强的黏性土壤中生活,这是因为土壤黏重的田块,田间管理粗放,杂草较多,有利其繁殖生长。
2. 前茬因素
蛴螬为杂食性害虫,对作物种类选择性不强,能危害多种作物幼苗,对花生、大豆更为喜食,对谷子不爱取食。不同前茬地蛴螬发生密度也存在有差异,前茬为花生、大豆的地块密度较大,绿豆、瓜菜、玉米茬次之,谷子、棉花、芝麻茬密度较小。
3. 温度因素
蛴螬生活于土中,土壤温度直接影响其活动与危害。当15厘米地温达15℃时,蛴螬由土壤深处向上层活动,爬到距地表3~9厘米处危害作物地下部分;土壤温度超过23℃时,蛴螬向深土层活动,危害减轻;10月下旬10厘米地温降到15℃以下时,蛴螬向下移动,停止危害。
4. 湿度因素
蛴螬喜潮湿,怕干旱,湿度适宜对其发生和活动有利。土壤含水量为15%~20%最适宜蛴螬的发生与活动。当表层土壤含水量高于20%或低于10%时,蛴螬向深土层移动,暂时停止危害;土壤含水量为5%以下或30%以上,卵与蛴螬不能存活。在取食危害时期,若遇降雨或浇水,则自动下移至土壤深处适宜的地方暂时停止危害,被水浸渍时幼虫在土内作一穴室,不食不动,如浸渍3天以上则常窒息而死。
5. 肥料因素
大量施用未腐熟农家肥的田块、麦套花生田块、其他秸秆还田的田块,蛴螬危害都较为严重。因为未腐熟的农家肥、残留的麦茬、其他秸秆在腐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质,同时提高地温,为蛴螬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和理想的生长、发育、繁殖场所,蛴螬发生危害就严重。
四、花生蛴螬的发生规律
幼虫在土壤中20~40cm深处越冬,第2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到4月下旬达化蛹盛期,5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金电子),6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成虫羽化后于每日傍晚出土,向桑树枝叶、玉米穗节上或黄荆上取食作补充营养并交尾,到第2天凌晨5点左右又飞回花生地的花生窝下5~10cm深处潜伏和产卵。1头雌成虫产卵量很大,一般产卵15~195粒,平均达80多粒。在6月下旬左右(花生结荚初期)产卵可达到高峰期,再经过7天左右即6月底,卵开始孵化为1龄幼虫。此时的幼虫仅食取花生幼根和根附近有机质,到了7月中、下旬变为2龄幼虫后,大量危害花生果荚,到7月底至8月初,3龄幼虫危害花生达到高峰期,食空果仁而呈泥罐,有的甚至咬断花生主根,造成成片死苗的现象。凡是盖地膜的花生受害重,花生植株长势好的受害重,土壤带砂,透水性好的地块受害也重,丛生型花生比蔓生型花生受害加重。
五、花生蛴螬的防治措施
(一) 农业防治
1. 合理选地,轮作换茬
尽量选择土壤类型为沙质壤土、地势比较高燥的地块,并尽可能调整地块,隔年种植花生,可以打乱蛴螬的食物链,削弱其繁殖能力,从而减轻危害。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减轻蛴螬危害效果更好。
2. 合理施肥,精耕细作,人工拾虫
施用充分沤制腐熟的农家肥,施入碳酸铵、氨化过磷酸钙、氢胺等可挥发氨气的化肥,对蛴螬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进行精耕细作,深耕多耙。深耕要在20厘米以上,能利用机械直接杀伤虫体,或将休眠虫体翻至土表而破坏其生存环境致死。耕作时采用人工随犁耙拾虫,也具有明显作用。
3. 中耕灭虫,及时除草
中耕能消灭一部分蛴螬。6~7月份正是蛴螬低龄幼虫阶段,对土壤条件要求极为严格,略有不适极易死亡。此时中耕翻动土壤,使虫移动位置,可因机械损伤而死亡,或翻到地表可因干燥而死。清除田间杂草也可减轻蛴螬危害,因金龟子成虫多取食农林作物和田间杂草叶片,并在附近交尾产卵,凡杂草较多的田块蛴螬数量较多,因此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可断绝成虫食物来源,也可消灭部分产在杂草根部的卵和根部低龄幼虫。
(二) 物理防治
1. 灯光诱杀
利用金龟子的趋光性,有条件的地区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在金龟子活动盛期,利用太阳能杀虫灯、频振灯、黑光灯诱杀,一支20w的黑光灯一晚上可诱杀成虫几千头;或利用成虫假死和交尾时不活动的习性,在傍晚人工捕捉成虫,可以有效地降低越冬代成虫的繁殖基数。
2. 人工捉虫。
6月下旬到7月上旬傍晚为金龟甲交配盛期,此时人工捕捉成虫效果显著。在花生地边插杨树枝、榆树枝,高度以超过花生高度为宜,待金龟甲落在枝上取食树叶时用编织袋套住,或在玉米秸秆及叶片上捕捉,连续捕捉7天左右,效果非常明显。
(三) 化学防治
采用春播花生整地播种期与生长期防治并重,夏播花生主抓生长期防治;幼虫和成虫综合配套的防治原则。
1. 土壤药剂处理,减少虫源
若田间蛴螬密度达到3头/平方米以上时,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3千克;或5%神农丹1.5~2千克;或40%辛硫磷乳油0.25千克,兑水0.5千克;拌细干土20千克,均匀散于地表,随即耕耙。
2. 药剂拌种,确保全苗
可用花无缺200毫升,加水1.5千克,拌花生种15~20千克;或用25%的花生种衣剂1∶80拌种;或用花生拌种剂1号、蛤蟆王、呲虫啉加二嗪磷等药剂拌种,均能防止蛴螬,还能兼治苗期的蚜虫、蓟马、红蜘蛛等。
3. 插毒枝诱杀或喷杀成虫,减少虫卵
6月下旬到7月上旬成虫盛发,此时是防治成虫的关键时期。利用成虫喜食杨、榆树叶和具有落高的习性诱杀,把新鲜杨、榆树枝截成60~70厘米的长条,5枝左右一把,用90%敌百虫晶体600~800倍液,均匀喷于枝叶上,傍晚插于花生田,每亩插5~6把。第二天白天放于阴暗潮湿处,傍晚再用,连用三天。也可在下午5点后,喷施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喷毒死蜱、呲虫啉等农药,喷杀成虫,减少虫卵。
4. 适时撒毒土或灌药液,控制危害
在花生开花下针期用药,当田间蛴螬优势种进入孵化期和初龄幼虫期时,是防止幼虫的最佳时期。每亩可用5%辛硫磷颗粒2.5~3千克或48%毒死蜱长效缓释剂250~400毫升,兑水2千克,均匀拌入30千克的细千土中,制成毒土,顺垄撒于花生植株基部。或者用50%辛硫磷1500~2000倍液装入手动喷雾器中,去掉喷头,喷灌于花生植株周围的土中,对防治初孵幼虫都有很好的效果。


仪征市KTV室内隔音材料检验报告
河南汽轮发电机维修厂家浅谈为什么变频电机的电压与电流成比例的改变
批发韩国TS牌白砂糖烘焙糖果专用白砂糖
真菌/酵母细胞线粒体内膜功能/膜电位荧光测定试剂盒产品说明书
股票投资广告在凤凰新闻投放效果怎么样
7月中下旬花生蛴螬大量危害花生果荚,做好这几点很受益,你试试
漆膜饱满的聚氨酯耐磨地坪供应 山东聚氨酯耐磨地坪施工
化妆摄影学习哪家化妆学校好地址在哪呀?学专业化妆
塑料漏粪板厂价供货 欢乐养殖欢迎批量选购
掌上鸣猪APP游戏系统开发
江西陶瓷产清灰收尘脉冲布袋式除尘设备 净化烟灰单机环保设备
机械设备企业向中部迁移
蒸滋味豪华日式蒸锅/不锈钢锅/汤锅
行业介绍—机械行业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验收需要什么资料?并网流程是怎样的?
石景山冷藏运输哪家好,搬家公司
厂家直销 长方型铝合金线盒 电脑台穿线孔 孔盖带毛刷 穿线盒
法国蒂艾斯内衣公司:国内知名的内衣公司,产品质量好
小鸭净水器加盟费多少?怎么样?
艳丽草莓苗多少钱一棵、山东艳丽草莓苗品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