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呼吸性疾病科学防治策略


当前猪呼吸性疾病科学防治策略
陈宏 四川省会理县农业农村局(615100)
结合近代生猪规模化养殖生产实践摸索,精确掌握猪呼吸系统疾病的一般性特点,总结出当前较为实用高效的综合防治方法供业内借鉴参考。
猪呼吸性疾病特点
猪呼吸系统疾病几乎与消化系统疾病是同时存在的,临床上两者之间互为诱导因素、互相影响,“呼吸+消化”混感的现象极为普遍。本病的致病因素极为复杂,包括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环境不良应激、异物源刺激(如有害气体、强冷风刺激呼吸粘膜)、营养缺乏等,属于多病因机制作用下的一种症候群,其显症包括:病初发热、明显呼吸道炎性病变、慢性消耗性病程、生长发育抑制、免疫抑制等。其中,初春、秋冬季猪呼吸道疾病早期发病多以病毒性感冒为主,常产生其他继发或并发感染;炎热夏季则以细菌性、寄生虫性感染为主,且多重感染、混合感染现象较为普遍。近年国内猪场猪群呼吸系统疾病新老病原体感染的阳性检出率逐年上升,几种高危害性病种大有抬头趋势,比如:“猪蓝耳病、猪瘟、猪圆环病毒病”常继发或并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猪支原体、猪肺炎链球菌、猪巴氏杆菌、猪沙门氏菌”等,这种多元混感的结果就是加剧发病猪的病死率,临床上呈难防、难诊、难治的现状。
一、致病因素分析
1.病原性
包括猪群内早期发病个体(传染源)直接或间接性接触散播相关病原体、空气传播(飞沫传播)、饮食源被病原体污染等引发本病,包括感染流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肺炎型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另外,健康猪感染某些寄生虫也会引发本病,比如:感染血液原虫(猪弓形体、猪附红细胞体)、猪蛔虫、肺线虫、囊尾蚴等,均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2.非病原性
主要是高速冷空气、刺激性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粉尘、刺激性消毒剂等损伤猪的呼吸黏膜致其发炎,进而产生明显呼吸道症状;长期投喂霉变(含曲霉菌素超标)的饲料引起消化道、呼吸道病变;滥用某些抗生素、强刺激性药物等,也会引起呼吸道上皮黏膜病变;饲料营养供应失衡、同舍栏内放养密度过大、温湿度不适、随意转并群、不当疫苗接种(免疫副反应)、异种家畜禽混养等不当饲管方式方法综合作用下,可导致猪的生理及代谢机能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也就容易引发呼吸道、消化道等多器官及组织的病变。
二、流行特点
笔者结合近年服务辖区内多家规模化猪场调研发现:1)传染源及传播途径广泛。同一猪场猪群中的直接传染源是发病猪(含阳性个体),但实际上还囊括了各种可能的携原体、中间传播媒介等,比如携带相关病原体的人、其他动物、用具等,还包括被病原体污染的饮食源、空气、饲具等,病原体污染养殖环境可造成循环再传染。2)易感对象存在差异性。本病发病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营养状况良好的育肥猪较少发病、且发病多呈隐性感染过程,低龄仔猪、妊娠母猪、老弱病猪是高度易感对象,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对较高。3)养殖模式存在制约性。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全封闭(舍饲)养殖模式下,不同猪群之间存在高频接触,加之频繁引种及交易等,导致本病呈常年发病、多元混感(继发、并发感染)现状。4)总体表现。近代规模猪场推行高度集约化、密集型饲养模式,猪群处于高度应激(过敏)状态,各种不良应激均可能诱发本病,因而总体上呈常年发病态势,但以初春、秋冬季等大幅降温时节相对较为高发;不同品种、性别、日龄的猪群均易感,其中以低龄仔猪、怀孕母猪、老弱猪发病率较高;养殖环境卫生条件差,尤其是猪舍通风换气不良、空气质量恶化的条件下最易引起发病;营养不良、体质较差、抗病力低下的猪群最易发病,而饲养管理水平较高、健康状况良好的猪群较少发病;主要传染源主是发病猪,罹患病毒性感冒的人和其他动物等串场最容易引发本病。
三、综合防治
1.预防
重点预防控制措施包括:1)为最大化降低高危害病种的高致死风险损失,现代规模猪场首推疫苗接种,当前危害性最大的猪呼吸系统疾病是“猪蓝耳病(prrs)、猪瘟”,这两种高危病种为猪场必免病种(多数地区为政府强制免疫病种);其次是“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近年频发),再次是副猪嗜血杆菌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等,猪场可以结合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病史)和本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其中高发病风险的病种进行疫苗免疫(计划免疫)。2)强化饲养管理。现代规模猪场应尽量坚持自繁自养经营方式,避免引入阳性个体和外来病原体;养殖过程中尽量避免不同来源的猪随意并群,养殖期末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管理制度,以防群内发生水平传染;构建良性猪舍内环境,及时清除粪尿、污染物并进行到位消毒,加强舍内通风换气,维系良好空气质量,适时开展均群限密,并注意控制好相宜的温湿度,重点保护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要防止昼夜间、日间温差波动过大而引发呼吸道疾病;加强饲喂管理,全面均衡饮水及饲料营养供应,饲喂优质全价料以增进猪群体质及抗病力。3)优化药物保健预防程序。现代规模猪场应针对不同猪群和四季科学辨证论治结果合理应用保健预防程序(治未病),笔者推荐自场经验方为:初春、秋冬季大幅降温时节,首选“小柴胡散、荆防败毒散、温热红糖姜汤”+敏感抗菌素(可溶阿莫西林、泰妙菌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等);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首选“双黄连(口服液/复方中草药散剂)、麻黄鱼腥草散、银翘散”+敏感抗菌素(可溶阿莫西林、泰妙菌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等),遵药物使用说明拌料添加,1-2剂/d、连喂3-5d。上述处方在实践中总有效率达85%以上,值得规模猪场借鉴推广。
2.治疗
本病的最佳治疗方法首先是要消除各种潜在的致病因素,然后经科学辨证、对症施治(用药)。1)初春、秋冬季多为外感风寒湿邪症候,宜温中散寒,发病猪(猪群)优势方剂包括“小柴胡散(0.5%)+可溶阿莫西林粉”;或“红糖姜糖水(温热)+可溶阿莫西林粉”;或“荆防败毒散(0.2%-0.5%)+可溶阿莫西林粉”,混饮/湿拌料(可加糖),2剂/d,连喂3-5d,整群投喂,效果明显。2)高温夏季多为外感湿热邪、湿热毒内蕴过甚所致,发病猪整群防治处方宜作清热解毒、辛凉解表,代表方剂为“麻黄鱼腥草散(0.5%-1%)+可溶阿莫西林粉”;或“双黄连(散剂/口服液)+可溶阿莫西林粉”;或“银翘散+可溶阿莫西林粉”,混饮/湿拌料(可加糖),2剂/d,连喂3-5d。3)重症不食病例治疗,实用经验处方为“黄芪多糖或双黄连注射液(0.2ml/kg)+敏感抗菌素(头孢菌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等.0.05-0.1g/kg)”混合肌注,病初高烧(40.5-42℃)的病例再加柴胡注射液(0.1ml/kg)或氨基比林(5-10ml);绝食超过12h以上、过度虚弱的病例,首次注射时可考虑另侧颈部肌注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1-2剂帮助其恢复食欲,必要时再配合静注或静滴10%-20%糖盐水增进病猪体能、调节机体电解质代谢平衡、促进利尿排毒,经实践验证采取以上有效支持疗法总体效果显著提高。


河北哪里有卖JTP系列提升绞车的?
这三大钓鱼技巧,没有5年时间,根本领会不到,学会了钓鱼超简单
祼眼3D手机
房山拓展训练价格,一日拓展,拓展培训申请
非标玄武岩棉板 矿棉岩棉板 岩棉复合板
当前猪呼吸性疾病科学防治策略
甘肃养牛场
君子兰养了好些年,只长叶子不开花,细看土壤问题大
吐温T-20乳化剂 食品乳化剂T-20 色素乳化剂
带你解析2019年站外推广要点
兮甲造 11寸铝合金烤盘
广东塑料提手环厂家
背心袋供应商介绍背心式购物袋
一场直播带货几个亿是如何做到的?
HW-42C全液压振动压路机厂家热销
不锈钢离心泵生产厂家 木箱包装 运输安全
供应马钢普热轧卷,马钢普卷销售
企业网站SEO优化如何快速整理有效的关键词
专业供应接触酒精消毒机 消毒器
超声波KATflow100